从10%到60%:国产大飞机之路“9”久为功


(相关资料图)

5月28日,中国首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客机C919圆满完成载客首飞。这标志着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的正式起步,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航空制造业已跻身于世界前列。从2007年的立项到如今的商业首航,C919的成长之路历时16载,可谓十年磨一剑。C919的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水平的一次惊艶亮相,也圆了中国人半个世纪的大飞机梦。

早在1970年,中国就启动了运10大飞机的研制计划。但由于当时基础工业水平不足及政治原因,运10项目在1986年遗憾下马。在经历了20多年的空窗期后,2007年,C919国产大飞机项目再度启动,并且直接对标波音737和空客A320客机。其代号的第一个数字“9”即寓意“久久为功”。但是在此之前,中国民航业长期选择“买买买”模式,C919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国产化?这一问题在当时颇具争议。因此,C919项目在启动之初只设定了相对保守的目标——国产化率大于10%即可。但是在2017年C919成功首飞时,人们却惊奇地发现,其国产化率已经达到近60%!

从10%到60%,这一跨越对于中国民航工业来说可谓脱胎换骨。大飞机之所以被誉为“工业皇冠上的明珠”,是因为它是对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全面检验。一架150座的大型民航客机就集成了300万到500万个零配件,提供配套生产的企业高达数千家甚至上万家。飞机制造本身涉及的产业链涵盖机械制造、电子、材料、冶金、仪器仪表、化工等几乎所有工业门类。在C919的研制、生产过程中,全国200多家企业、36所高校、数十万产业人员参与其中。共有70家企业成为C919的供应商,其中既包括中航工业、宝钢等国字头央企,也不乏专注于装备制造的民营企业。

虽然相较于波音、空客的成熟机型,C919诞生较晚,但是在技术进步上却可圈可点。据称,C919实现了10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,尤其在新材料的应用方面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”。C919的机身结构大量使用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,实现综合减重7%,超过同级别的波音737和空客320客机。中国商飞首席科学家吴光辉曾说,C919的成功并非一个飞机型号研制成功那么简单,而是中国航空工业和民机事业的起飞,中国由此实现了民机技术集群式突破,形成了大型客机发展核心能力。

60%的国产化率来之不易,但仍有人不免对C919的“中国籍”心中存疑,毕竟GE、霍尼韦尔等国际巨头在供应商的名单中也赫然在列。其实这样的疑虑大可不必。判断一架飞机是否“中国制造”,关键看三个标准:整机的产权归谁?研制整机的核心团队是谁?整机研制的关键环节掌握在谁手里?答案很明确,C919的产权归中国商飞公司所有,中国商飞组织核心研制团队,飞机的设计、总装、试飞、销售等关键环节都掌握在中国商飞手里。因此,C919是不折不扣的“国货之光”。

关键词:

推荐阅读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人人印刷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36   联系邮箱:855729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