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崇祯帝是明朝自太祖以来罕见的勤政之君。
(资料图)
据有关史料记载:崇祯帝勤政到为处理公文彻夜不眠,一次,他去慈宁宫拜见宫中最有威望的刘太妃时,竟然坐着睡着了,刘太妃命人拿来锦被给崇祯盖上。崇祯醒来后苦涩地说,为处理公文,召见群臣他很少能休息,已经两夜未眠,说罢与刘太妃相对落泪。
崇祯十七年,闯王李自成挥师百万东进京师,将京城团团围困。为了化解危机,朱由检召集了京内三大营,打算靠着九门坚不可摧的城防与贼军周旋,等待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救驾。然而,吴三桂却迟迟未到,三大营的十万精兵自行瓦解,京城九门守军纷纷开门投降。
朱由检做梦都想不到失败来得如此突然。
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虽说,大明王朝已衰落,但是,也不至于败得如此突然。那么,为何明朝正规军在面对农民军时如此不堪一击呢?
正如朱由检临终前的遗言所说,臣子误国,崇祯朝的大臣们多为墙头草,他们的态度紧随军事发生变化。在大臣们的态度变化中,1643年是一个关键节点。就在这一年,手握重兵的陕西总督孙传庭被李自成击败,明军主力全军覆没,朝官们的政治立场发生极大的转变。
在此之前,极少有明朝大臣投降闯军,但是,在此之后,明朝大臣一听说闯军来袭,纷纷拱手而降。尤其是在农民军攻破京城时,朝官们几乎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。农民军占领京城后,当时京中尚有大臣两千余人,但只有二十一名大臣选择追随皇帝殉国。
身处南京的史可法如此评价道:"在北诸臣死节者寥寥,在南诸臣讨贼者寥寥,此千古以来所未有之耻也!"明朝的大臣们大多"识时务",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断定明朝灭亡已成定局。
朝廷民心尽失,大明百姓丧失了对朝廷的信心。明朝末年,为了解决内忧外患,朝廷不得不向民间征收繁重的税目,并将这笔税收用于"三饷",极大地加重了各地农民的负担。除此之外,崇祯即位后天灾频发,老百姓收获的粮食连温饱都难以解决,又如何能缴纳繁重的赋税呢?为了逃避苛税,农民们不得不加入到起义热潮中。
李自成为何能够一呼百应?就是因为他打出了"均田免粮"的口号,得到劳苦大众的积极响应。从当时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中我们就能看出老百姓对闯军的期盼:"杀牛羊,备酒浆,开了城门迎闯王,闯王来时不纳粮。"京城的百姓虽处天子脚下,但是,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,听说农民军即将打入京城,许多京城百姓甚至对李自成怀有期待。
当时的京城,甚至,流传着这样的传言:李公子一旦遇到贫苦人家,必会赏银五两。闯王有这种传言造势,京城的老百姓自然盼着闯王早日攻破城门。
其结果就是:在三月十九日清晨,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,迎刘宗敏所部军,中午,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,从德胜门入,经承天门步入内殿。此时崇祯带着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,又返回乾清宫,大臣皆己逃散,最后,崇祯前往景山自缢,史称甲申之变。李自成下令将崇祯"礼葬",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,后移入佛寺。
从军事角度来看,1643年孙传庭的军队被全歼,此时明朝仍有战斗力的军队只剩吴三桂一支。然而,此时的吴三桂需时刻提防盘踞在辽东的后金,分兵乏术。崇祯能够依靠的,只剩老牌劲旅三大营。何曾几时,三大营是明朝最精锐的军队,但是,经土木堡一役,三大营的折损过半,只剩一群老弱病残,徒有正规军的架势,根本没有战斗力。
史学界还有一种说法是:当时京城黑死病蔓延,三大营的士兵饱受其害,失去了战斗力,事实上即便没有鼠疫作祟,十万名明军对于百万农民军来说仍是杯水车薪。更何况,朝廷已经几年未给三大营发粮饷,士兵们又怎会为朝廷卖命呢?
还有就是,明朝陷入极为严峻的财政危机,国家机构一度陷入瘫痪。前文中我们已提到,朝廷根本无法从民间征收足够的赋税。此时关外的后金、关内的农民军、各地频发的天灾,以及冷眼旁观的各地藩王,他们都成了影响朝廷收入的重要因素。因为朝廷没有足够的资金解决问题,所以这些问题愈发严峻,进而导致朝廷更难从民间征集粮饷,陷入恶性循环。
根据史料记载,在1644年初朝廷对外负债已多达白银百万两,同年从南方收取的税银仅有几万两。国库中的钱究竟流向何方了呢?绝大多数都钻进了大臣们的口袋里。国家面临危亡之际,崇祯曾号召文武百官进行募捐,为国家解决燃眉之急。然而,朝臣呼声虽大,但真正肯慷慨解囊的大臣却寥寥无几,大臣们或拿着几百两银子应付皇帝,或干脆对崇祯哭穷。
更可笑的是,当李自成的军队进入京城后,曾向明朝遗老们征收"拷饷",在大棒的震慑下,大臣们像竹筒倒豆子般交出了自己的私产。据统计,当时最穷的官员都能拿出白银数万两,还有不少官员"慷慨"赠予农民军白银十万两。
参考资料:
【《明史》、《崇祯长编》、《崇祯实录》】
关键词: